增援是扭转战局的关键手段,但必须掌握精准时机。当你的主力部队突破城墙后遭遇敌军顽强抵抗,或者敌方突然调集大量守军时,就是呼叫增援的最佳节点。增援能迅速填补战线缺口,避免主力因持续消耗而溃败。注意观察战场动态,若敌方守军数量超过预估值的30%或主力部队伤亡率突破50%,立刻调派预备队入场。增援部队最好包含步兵和弓箭手混编,步兵负责巩固防线,弓箭手提供远程压制。
攻城前务必预留至少20%兵力作为增援预备队,这些部队需要提前部署在邻近城池或要塞中。行军速度较慢的器械部队(如投石车)应当提前出发,确保增援时能同步抵达战场。如果敌方在城墙缺口处布置了陷阱或箭塔,优先派遣携带盾牌的重步兵增援,他们能有效降低伤亡。科技研究中的急行军和协同作战技能可以大幅缩短增援响应时间,建议在攻城前优先升级。
中期攻城阶段,增援的核心目标是维持战场控制权。当你的部队成功占领城内关键建筑(如旗帜点或粮仓)但遭遇敌方反扑时,增援应当以骑兵为主,利用其高机动性快速堵截敌军。若敌方使用火攻或滚木等守城器械,增援部队需配备策士单位,及时清除负面效果。避免一次性投入所有预备队,保留至少一队精锐用于应对突发状况。联盟成员的增援请求需在10秒内响应,延迟超过1分钟可能导致战术链断裂。
后期巩固阶段,增援的作用转向防御升级。占领城市后立即增派工兵单位修复城墙,同时调拨弩车和箭塔驻守制高点。增援兵力占比可降至10%,重点补充之前战损的远程单位。如果敌方联盟发起大规模反击,优先向盟友请求骑兵和投石车增援,针对性破坏敌方攻城器械。注意系统提示的敌军集结倒计时,提前5分钟部署增援能有效瓦解敌方反攻。
最后增援不仅是兵力补充,更是心理战术。通过频繁的小规模增援调动,能让敌方误判你的总兵力规模。但过度依赖增援会导致主力部队成长滞后,建议将增援次数控制在单场攻城战的3次以内。实时关注战场左侧的兵力对比条,当绿条占比跌破60%时再考虑增援,过早暴露全部实力反而会陷入消耗战泥潭。